“姚忠泰長篇小說連載:《跨世紀的紅土情緣》(18)”
18
紅軍長征勝利結束后,黨中央在陜北創辦了紅軍大學,計劃培養黨和紅軍的人才。 毛澤東主席親自擔任學校的政委,紅一軍團的軍團長林彪擔任校長,一軍團政防局局長羅利爵士擔任教育長。
毛澤東主席重視紅軍大學,將其視為共產黨的黃埔軍校,為此,他親自擔任紅軍大學的政委。 毛澤東主席很重視一軍團的主要干部林彪和羅瑞卿,所以讓他們分別擔任了這所紅軍大學的校長和教育長。
長征之前就擔任紅一軍團某師團政治部主任的趙志強,認為自己在軍事素質上、政治水平上都有所欠缺,甚至認為自己無法勝任本職工作。 幸運的是,師長們通情達理,他好不容易才來。 此次資深林彪離開紅一軍團時,趙志強也主動辭去師政治部主任職務并獲得批準,請求他能夠進入紅軍大學提高自己的軍事素質和政治水平,并獲得許可。

趙志強是老同志,自覺不行就是不行,深感站在領導的位置上不發揮作用就不對革命負責。 這種正確的態度,在革命隊伍的高級干部中實屬罕見。
進入紅軍大學后,趙志強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學習和訓練上,有什么不擅長的地方,就虛心向別人請教,目的是提高自己的軍事素質和政治水平。 通過這一年的學習,他的軍事素質和政治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但仍然覺得自己的能力水平確實有限。 當組織詢問趙志強是否想回原部隊擔任原職務時,他坦白地表示自己不能勝任,感到抱歉。 經過組織仔細討論,終于認可了他的意見。 關于將來的實務問題,只能等他畢業后再談。

西安事變和平處理,奠定了國共兩黨停止內戰抵御外國侵略的基礎。 趙志強一年的學習結束時,紅軍大學已經改名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 那是因為,中國的社會狀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內的階級矛盾,必須遵循日益嚴重的民族矛盾。

砰砰、轟鳴… …
1937年7月7日凌晨,北平盧溝橋的炮聲震驚了全中國,震驚了全世界。 中國第二十九軍官兵頑強抵抗悍然侵犯的日本侵略者。 共產黨動員當地廣大民眾行動起來,積極支援在前線英勇奮斗的抗日將士。
盧溝橋事件爆發那天,毛澤東同志代表中共中央迅雷向全國通電。 全國同胞們,只有實行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全民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 …
其次,國民黨領導人蔣介石在避暑地江西廬山發表了講話。 中日戰爭開始后,當場無論南北,男女老少,都有抗戰守土的責任… … 他的這一公開表態,很快得到了各界的響應。 他原有的攘夷先發制人安內的錯誤政策,似乎終于開始得到糾正。 這位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利益的老大,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必須應全國人民的呼聲,統率部隊抵抗日本侵略軍。 否則,他的蔣介石也會隨著國家滅亡化為烏有。

侵略軍肆無忌憚地踐踏神州大地,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邊緣。 抗日要保存,不抗日就要死亡。 共產黨中央從民族大義出發,給國民黨中央政府打電話,表示要放下以往的仇恨,團結起來,堅決趕走日本侵略者。
國民黨中央蔣介石不僅將共產黨在陜北的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還同意立即進軍二戰區山西前線。 從某種角度看,蔣介石一石二鳥,共產黨軍隊和日本侵略軍都被打敗,他作為漁夫很便宜。 也就是說,蔣介石的本性惡毒,沒有善意。 蔣介石的心,毛澤東明察秋毫。 為了拯救民族危亡,毛澤東以共產黨領導的姿態,對外鼓動了整個中國軍隊的槍口,堅決趕走了日寇。

根據國共兩黨雙方的協議,八路軍下轄一一五、一二〇、一二九三個師,八路軍總司令為朱德,副總司令為彭德懷,葉劍英為參謀長,任弼時擔任政治部主任,一一五、一二〇、一二九師師長分別為林彪、二九師
昔日紅軍將士服從黨中央的命令,發誓要放下階級仇恨,顧全大局,抵御外侮,趕走日本侵略者。 他們含淚摘下紅色五星軍帽,戴上青天白日徽章的國民黨軍帽… …
由于自認能力有限,趙志強未能在八路軍中擔任職務。 也就是說,沒能進入抗日戰場的最前線。
組織部門經過研究同時征求本人意見,決定任命趙志強為陜甘寧留守兵團第三旅的政治部主任。 這個職位,趙志強可謂恰如其分。 對他的能力來說,比較合適。
趙志強在后方部隊的政治機關工作,環境相對穩定。 盡管需要適應新的工作,但是終于能考慮自己的家庭了。 第一是獨生子女趙洪濤。 趙志強心里想,兒子洪濤已經三年沒見了,現在應該八歲了。 個子一定會變高很多吧。 趙志強還打算向領導請假,抽出一段時間,自己帶著警衛回江西,直接去永安村鐘毅仁夫婦家探望他們的家人,回來時,想帶兒子洪濤。 鐘毅仁兄長一家,生活平安無事吧。

(等待后續) )
本文:《“姚忠泰長篇小說連載:《跨世紀的紅土情緣》(18)”》
心靈雞湯:
免責聲明:學習興國網免費收錄各個行業的優秀中文網站,提供網站分類目錄檢索與關鍵字搜索等服務,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星空網站目錄平臺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