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者的人類情懷”
康德說,人類最具沖擊力的公正性在于為他人工作,為子孫后代犧牲。 200年來,共產黨之所以沒有忘記馬克思,是因為在過去的200年里,人類社會的快速發展不但沒有偏離馬克思人類社會快速發展規律的揭示,反而這種為他人工作的人類情感成為了馬克思主義者的追求。

200年前,馬克思出生于當時屬于法國的提利爾。 小時候,他和所有同齡人一樣不出名。 他注定不平凡。 這是他17歲中學畢業時寫的作文“青年選擇職業時的想法”。 馬克思在文章中嚇了他的老師一跳。 他在文章中力求選擇最為人類福利而工作的職業,否則我們的事業將保持沉默,但可以永遠發揮作用并生存下去。 在這樣的感情引導下,馬克思30歲的時候寫了一本叫做《共產黨宣言》的小冊子。 這是世界上最受閱覽的宣言,是成為世界勞動者的圣經。 在這個宣言中,馬克思堅定地表達了他想為全人類而不是為自己考慮的意愿和決心。

新千年到來之際,在資本主義的故鄉,由英國劍橋大學文理學院教授們發起的千年第一思想家選出,結果馬克思位居第一。 為了驗證評選結果的可靠性和客觀性,同年9月,英國廣播公司( bbc )又以同樣的命題在全球網絡上再次公開投票一個月,匯聚全球投票結果,馬克思仍然位居第一,愛因斯坦位居第二。 2005年7月,英國廣播企業又以古今最偉大的哲學家為主題,對3萬名聽眾進行了調查。 結果,馬克思以27.93%的得票率排在首位,遠遠高于第二位、得票率12.6%的蘇格蘭哲學家休姆。 這一系列出人意料的評選結果震驚了世界,人們不得不懷疑,為什么馬克思能夠獲得包括抱有意識形態偏見的人們在內的普遍客觀的評價。 其答案之一是馬克思的人際情感。

毛澤東也懷著人類的愛立下了志向。 1951年,已經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毛澤東感慨萬千地和湖南省立第一中學的老同學周世釗等人講述了青年時代在湖南省立圖書館學習時的情景。 他說也是個笑話,我讀過小學、中學,當過兵,但沒看過世界地圖。 因為我不知道世界有多大。 湖南圖書館的墻上掛著世界大地圖,我每天經過那里,總是站著看。 世界很大,人一定很多。 這么多人是怎么生活的,不值得我們觀察嗎? 在韶山海域,我沒見過幾個生活得很幸福的人。 韶山海域的情況就是這樣,湘潭縣、湖南省、中國、世界的情況大概也一樣! 我真的很懷疑。 人生就在這個世界上。 注定要過艱苦的生活嗎? 決不! 這種不合理的現象,不應該永遠存在,應該徹底推翻,徹底改造! 總有一天,世界會發生變化,所有痛苦的人,都會變成幸福的人,幸福的人! 從那時起,我決心為全中國的苦難、全世界的苦難提供自己所有的力量。 本著這樣的希望,1918年4月7日、星期天、這一天,毛澤東等14人在蔡和森家開桃花的院子里成立了新民學會。 新民學會當初的宗旨是改革創新學術,磨練品行。 隨后,經毛澤東提議,學會的宗旨改為改造中國和世界。

鄧小平用迅速的發展表達了人類的心情。 他提出應該關注世界和平與快速發展的問題,高度提到全人類的高度來認知快速發展的問題,必須從這個高度注意問題,處理問題。 他關注廣大快速發展中國家的命運,強調我們在搞主張和平的社會主義,中國和所有第三世界國家的命運是共同的。 中國決不稱霸、不欺凌,永遠站在第三世界一邊。

習主席從歷史規律的高度,順應時代潮流,不斷推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 年3月,習主席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演講時,首次向世界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案,很快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年2月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式寫入聯合國決議。 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是以習大大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依據改革開放40年偉大實踐的宏偉背景,在總結治國理政取得的歷史成就和歷史變革的基礎上,以人類的名義建設美好世界的提案。 年10月,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再次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呼吁各國人民共同努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好的世界。 事實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不僅深深植根于中華優秀的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之中,而且是儒家仁愛思想現代的迅速發展和具體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與馬克思的人類感情息息相關,是中國作為世界負責任的大國,增進世界人類福利的正確
本文:《“馬克思主義者的人類情懷”》
心靈雞湯:
免責聲明:學習興國網免費收錄各個行業的優秀中文網站,提供網站分類目錄檢索與關鍵字搜索等服務,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星空網站目錄平臺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上一篇:“吳銘:說說祖宗、固有文化之類”
下一篇:“朱樹松:癱趴打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