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歷史紅二十軍”
本文敘述了30年代初我們黨歷史上紅軍時代發生的慘劇。 江西紅色土地上正規紅軍部隊的紅二十軍,在震驚蘇區的富田事變的政治漩渦中,全軍復沒。 從軍長、軍政委員會到副排以上紅軍干部,除個別幸存者外,全部被慘殺!
令人扼腕嘆息的是,被慘殺的紅軍將軍至今仍沉浸在冤獄中… …
紅軍是西南地方革命武裝組成的正規紅軍部隊。 1930年2月,紅四軍軍委書記毛澤東主持了著名的二七閬頭會議,明確了攻占吉安的目標,提出了紅軍武裝擴張的任務和要求。 會后,為適應吉攻和紅擴的形勢需要,以曾山為主席的贊西南蘇維埃政府,立即成立贊西、贛南赤衛隊總指揮部,由曾炳青、蕭大鵬擔任總指揮,永新、蓮花、安福、吉安、吉水、泰和、遂川、萬安、贊縣。 這是紅二十軍的基礎和原型。 6月,根據中共中央在全國蘇代會上將地方武裝編成正規紅軍的指令,西南特別委員會召開軍事會議,決定西南赤衛隊和西南紅軍第四、十一、二十、三十等縱隊重組,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軍。

1930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第20軍在吉安縣閬頭村正式宣布成立。 軍長曾炳春(后劉鐵超)、政委兼軍委書記劉士奇)后曾炳春)、參謀長劉澤民、政治部主任謝漢昌。 全軍共有2500人的槍。 其中,有共產黨員300多人。 初編時設第一七二、一七三兩個團。 10月增編一七四團。 第一七二團由吉安、興國、贛縣、寧都、于都的地方武裝組成,團長蕭大鵬、政委劉藜; 第一七三團由永豐、吉水、安福、峽灣地方武裝組成,團長劉承祿、政委陸松宜; 第一七四團由永新、蓮花、寧岡等地方武裝組成,團長李學俊、政委劉敵。 此外,還有軍部直屬的教導隊、衛生隊、機槍連。 全軍共有3000多人; 1931年3月河西增編第一七五連隊、團長朱子云、政委劉秋子。 紅二十軍于1930年10月組成紅一軍團,與紅四軍、紅三軍、紅十二軍一起由紅一軍團總部(總指揮朱德、政治委員毛澤東)指揮。

紅二十軍成立后,奉命擔任八打吉安的主攻任務。 參戰部隊有紅軍學校、青年干部學校的學生,還有10萬名精干農。 1930年8月21日,贊西南蘇維埃政府委員長、軍委總指揮曾山在吉安橫江渡發布《贊西南蘇維埃政府緊急通告》,指示各級政府立即動員,與紅二十軍合作取得吉安。 紅軍要求配合泰和精銳勇敢的群眾,積極前進,尋找馬旅殘黨的目標,向吉安猛撲。

吉安是贛江中游的重鎮,是西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 攻陷吉安,對紅軍的快速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8月25日,紅二十軍奉西南軍事委員會總司令部命令,在吉安城西南郊打響了第八次吉安進攻前哨戰。 2500多個官兵像猛虎下山一樣通常是威武神勇,殺聲震天,向敵人猛烈攻擊。 經過三天的兩戰,用高砂殲滅敵人營地,搗毀一群敵人,俘虜敵人400多人,交出400多支槍。 9月5日,總指揮部下達攻占吉安的總進攻令,紅二十軍和各公路隊從四面八方向敵陣地猛沖,兩校學生迅速占領天華山。 紅二十軍和北路紅衛隊遇到強敵,在真君山戰斗,打得非常艱苦。 士兵們的土坦克(用棉花包裹的獨輪車)掩護攻擊,沖出城外的鐵絲網,與敵人展開肉博戰,激戰了幾個小時,紅二十軍犧牲了兩三百人,特別是干部損失慘重。 西南特別委員會根據戰斗情況,決定撤出紅二十軍,前往峽川休整待命,留下獨立團、突擊隊、破壞隊等群眾武裝,繼續包圍吉安。 之后,由于武器裝備太差,攻防力量不足等原因,沒能攻占吉安。 但是,八打吉安之后,吉安已經成了孤城。 吉安市周邊梅花形的紅色區域已經擴展到30多個縣,紅二十軍等地方武裝已經占領了14個縣,基本完成了贊江中下游的武裝割據任務。 紅軍為了這個名字必須去西南蘇區。

1930年10月初,毛澤東又發動了九打吉安的重大軍事行動,一舉成功。 年9月,毛澤東和總前委員會率領紅一方面軍兩打長沙受挫后,包圍長沙,返回江西,9月29日在袁州發布了紅一軍團前往吉安的命令。 10月2日,紅一軍團在吉安以北口田等地集結,與紅二十軍取得聯系。 10月3日下午2時,毛澤東、朱德在山前總部發布《紅一軍團總攻吉安的命令》。 駐扎在吉安城的國民黨軍鄧英第十三師約三個團的兵力,分散了駐扎在城外的真君山、天華山、螺絲山、神岡嶺等陣地。 9月5日,自紅二十軍和吉安萬余工農八打吉安以來,城內守備隊仍處于驚嚇未定、不安之中。

紅軍團總部的進攻吉部署,以紅二十軍(軍長劉鐵超)為正面,向真君山、天華山的敵人進攻,左側和紅四軍右側與紅三軍取得聯系。 以紅四軍(軍長林彪)為左翼,向螺紋山、真君山的敵人進攻,以大學校場到潘塘的道路為界,線以左為四軍,線以右為紅十二軍。 紅三軍(軍長黃公略、紅十二軍)軍長羅炳輝)為右翼,向神岡嶺、天華山的敵人進攻,以大平橋、河邊的道路為路線,線左與紅三軍、十二軍聯絡,線右與紅十二軍聯絡,三軍聯絡。 各軍攻擊敵陣取得后,必須立即齊心協力包圍,切斷城內和陣地之間的敵人聯系。 從以上紅軍總部的作戰部署可以看出紅二十軍在紅一軍團的地位和作用。

贊西南特委和蘇聯政府動員贊西各縣十萬工農下吉安,配合紅軍主力攻擊吉安。
10月4日凌晨,紅一軍團總部領導人毛澤東、朱德、朱云卿等親臨真君山前沿陣地指揮,一聲令下紅軍各部隊和10萬工農群眾向吉安城發起總攻。 紅四軍提前在螺絲山發起攻擊,接著紅二十軍、紅三軍分別在真君山、天華山、神岡嶺一線展開戰斗,贊江東岸的群眾武裝也應采取對策行動。 此時吉安市外紅旗林立,軍隊號聲雷動,硝煙彌漫,激烈的步槍聲、機槍聲、迫擊炮聲成了戰斗交響樂。

紅軍在戰斗中英勇善戰,一舉攻占了真君山。 很快,敵人組織了反擊,敵我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戰。 江西省政府主席魯聚酯平派去支援的敵機在真君山總部扔了幾枚炸彈,掉頭飛走了。 紅四軍攻占了城北的雷公橋,一個連進入了北城門。 由于紅十二軍還沒有趕到,紅三軍也沒有完全集中,對城南的攻擊不夠充分,敵軍可以從城南派兵增援城北,進入北門的紅軍沒有得到后援就被敵軍擠出城外。 直到下午2點紅十二軍到達,牽制了城北敵軍的攻勢,加強了城西南部陣地的防御。 當晚,紅軍總部在城西郊外的江邊村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夜襲。 晚上9點左右,紅軍發動夜戰,向敵人陣地猛沖,群眾全副武裝協同作戰。 泰和獨立營根據吳高群師長的命令,由營部女英雄曼玉負責,掀起火牛陣,將一千多塊錢買的30頭結實的牛、水牛趕出天華山南側電網前,將棉花綁在牛尾巴上灑煤油,點燃后,牛嚇了一跳。 電網一下子崩潰了,開辟了前進的道路。 紅軍沖破敵陣地,直插郡中心的中山路大道。 此時守敵鄧英率部在白鷺洲上船,順贊江向南昌方向逃走。 紅軍發現后立即追擊,捕獲敵人4艘小船,俘虜敵人220多人。 此時,由于紅三軍團遠離清江,敵軍在新干上岸逃生。 10月4日午夜,吉安市為紅軍占領,9打吉安獲勝!

紅軍攻占吉安后,連接西南廣大紅色地區,從南豐到永新,從尋烏到峽灣,縱橫700多里,人口400多萬人橫渡江西半壁。
10月7日,以曾山為主席的江西蘇維埃政府在吉安宣布成立。 紅二十軍從7月組建到11月底的近半年間,主要在協助八打吉安和九打吉安的戰爭硝煙中,與敵人憮然,所向披靡,立下汗馬之功,成為中央主力紅軍中的勁旅。
在紅二十軍在紅一方面軍總部的領導和指揮下,茁壯成長,英勇奮斗之際,西南蘇區爆發了意想不到的富田事變,紅二十軍被卷入驚險的漩渦中心,遭受了肅穆的奇禍。
禍從哪里來? 事情的經過必須從蘇ab團開始。 ab集團是蔣介石、陳果夫于1926年底在北伐軍總部駐地南昌策劃成立的反共反人民的國民黨右派組織。 在英語反布爾什維克的意義上被命名為ab團。 ab團成立后,在蔣介石的教唆和段錫朋等人的操縱下,篡奪國民黨江西的黨政權力,排斥共產黨和革命左派,在江西各地進行了許多反革命活動。 但是,在中共江西省委和南昌黨組織的領導下,1927年的四·; 暴動中,ab團被一舉摧毀、解體,壽命只有三個月。 ab團分子也作為鳥獸散了,消失了。

但是,由于ab團因反共而聞名,當時的中共中央毫不懈怠,根據共產國際要求中國黨清黨肅反的指示,1929年11月13日,要求江西省委肅清改組派、第三黨、ab團的影響,積極擴大反ab團、改組派、第三黨的斗爭。 到1930年5月為止,江西省委積極部署,聲稱ab團在吉安各中心縣活動,特別是西河紅軍赤衛隊,曾在ab團領導下,到了腐敗危險的地方,建議必須嚴厲嚴肅。

這里提到的西河紅軍赤衛隊,是紅二十軍的前身。 在省委的指令下,西南特委會在大興干戈、西南蘇區掀起了神秘的整蘇ab團運動。 6、7、8三個月普遍展開,9月進入高潮。 西南區黨政機關內許多富人和知識分子出身,工作消極、不稱職、發牢騷、與領導觀點不一的人、館員和談過戀愛的干部都被ab團分子,蘇區內到處草木皆兵

1930年10月4日,紅軍攻占吉安重鎮后,有人收到敵人的文件時,無意中發現了江西省行委書記李文林的父親寫給地主紳的收據。 此事被報告給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員會,總前委員會懷疑李文林與ab團有關,可能是ab團的頭目。 10月下旬,在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員會和江西省行委羅坊聯席會議上,李文林似乎有點傻,強烈批評了總前委員會評價非常高的西南特委書記劉士奇的主張,錯誤地反對了深入誘惑毛澤東敵人的作戰方針。 李文林的言論舉止,進一步引起了總前委員會的高度觀察。

11月下旬,紅一方面軍進行戰術退卻,進入據點寧都黃陂、小布一線。 根據羅坊會議明確的軍隊中應觀察反ab團改組派的決議,總前委員會在紅一方面軍展開了肅清ab團的運動。 正好在第一次圍剿前夕,軍事形勢十分緊張,毛澤東、朱德等主要領導人全力準備迎擊圍剿,無暇顧及軍隊中的肅清運動。 于是,總前委員會和各軍事委員會采取肅清權力下放,不介入的態度。 當時抓人,由各小組主導; 殺人由師黨委主導。 但是,殺戒一打開,勢頭就停不下來,誰也阻止不了。 在反圍剿決戰之前,為了肅清內奸、純潔隊伍,在總前委員會肅反委員會的監督下,到11月底為止,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在紅一方面軍的4萬人中殺死了數十名總團長,共計尋找了4千多個ab團。 (總前委員會1930年12月2日在黃陂公布的《八大勝利的條件》) )。 截至12月上旬,一方軍隊擊退四千四百多人( 1930年12月20日《總前委員會答辯信》),半個月內增打400多人。 另一方面,軍隊中的這次ab團運動被稱為黃陂肅反。

在軍隊將其擊斃的基礎上,總前委又指示地方打ab團,11月底在寧都逮捕江西省委書記李文林,形成了欽賊先擒王的既定威勢。 在西南區內,突然… … 到了12月上旬,事態又有新的突變。
12月3日,總前委員會致函省行委,劍鋒要面向西南黨政機關和紅二十軍。 信中指出,特派團同志李韶九率領一系列代表總前委和工農革命委員會協助省委、省蘇捕獲李白芳等,嚴查西南反革命線索給予全部撲滅,并指示二十軍必須找到線索大破門。 本來,紅二十軍沒有ab團的證據,要找到線索,再打一個大破門。 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紅方面軍總政治部秘書長、總前委兼總政治部肅反委員會主任李韶九接到上述總前委尚方寶劍后,立即率領紅十二軍一把連,從寧都黃陂出發,馬不停蹄,日夜兼程,12月7日下午3時在江西省行委、省蘇維埃政府駐地吉安富田。
李韶九這個身體質量不好,陰險狡詐,喜怒無常,在湖南老鄉經常討好總前委員會的領導。 他一到富田,就自命欽差大臣,立即包圍省行委,李白芳(省行委秘書長)、段良弼(省行委常委、贊西南團特委書記)、謝漢昌(紅二十軍政治部主任、金萬邦)、省蘇軍事部長)、周冠)、省蘇財政部長。 李韶九等肅清者采用雷區、線香煙花、酷刑、鐵烙、割奶、陰口燒烤等殘酷卑鄙的刑法,進行審訊、拷問,逼供。 許多被捕者害怕皮肉之苦,供認自己是ab團分子或ab團的重要犯,有些是李文林、叢允中(省行委常委、贛南行委書記)、贛南行委書記) )

12月9日,李韶九根據總前委員會的指令,將關押在富田的ab團分子交給古柏等人解決。 自己率領紅十二軍一行人,將被捕的謝漢昌作為活著的人質,從富田直奔紅二十軍軍部駐地東固,處理了二十軍的問題。
壯士發動平頭事件的名叫李韶九的災荒標題來到東固后,紅二十軍突然開始陰天,烏云密布。 當天,因紅二十軍一七四團政委劉敵被勸退為ab團領隊,李韶九、劉鐵超立即召見劉敵。 劉敵與興(國)、泰)從邊境前線率領第一營于11日通過召喚緊急回東固。

劉敵人是個很機靈的軍人。 1927年秋入黨,擔任中共蓮花縣委書記,1928年7月登上井岡山,紅二十軍創立時被派往該軍。 李韶九一見到劉敵,劉敵就指控ab團危險,劉敵坦率地回答。 “如果我受到了ab團分子的陰損,我將無可奈何。 我只要求黨主持正義,弄清這件事的所有情況。 我不怕死,但我不能忍受那樣的折磨。

李韶九說。 “那是永遠不會的。 這不是ab團的問題,而是政治問題。 你必須用一切手段粉碎你們組的ab團!
聽說劉敵人是政治問題,以為這里面存在什么圈套。 他知道李韶九是卑鄙下流的小人,重復黨的角度,就會死。 他在受審期間,聽到有人被拷打,于是發號施令,震天動地,決心采取行動拯救被誘捕的同志。 (以上均見1931年1月11日《劉敵致中央的信》) )。

12月12日上午,劉敵與該大隊長張興、政委梁學李一同動員一七四團一大隊官兵,包圍二十軍軍部,抓獲李韶九(后逃生)和劉鐵超,釋放被捕謝漢昌等人,收繳李韶九帶蘇ab團的一排人的武器。 下午,劉敵、謝漢昌率部沖進富田,武裝包圍省行委、省蘇駐地,收繳警匪連的槍支,釋放了近100名被逮捕的ab團囚犯。 當晚在富田召開緊急會議,主張公開反毛,致函朱德、彭德懷、黃公略諸同志,決定由一七二團長蕭大鵬出任紅二十軍軍長。 這就是震驚蘇區的富田事變。

13日上午,富田事變領導人召開士兵群眾大會,指控李韶九獄警刑訊逼供罪,無意中釋放了被逮捕的中央引出委員伊爾斯(又名劉作撫、陳剛),但錯誤地捍衛了毛澤東打倒、朱彭黃的分裂主義口號,并張貼了同樣的標語。 下午,紅二十軍前往河西,14日,兵駐永陽鎮,脫離紅一方面軍總前委員會領導。 15日,段良弼、李白芳、叢允中等在永陽召開擴大會議,宣布設立江西省行委(永陽省行委),段良弼擔任代理書記(省行委書記李文林已被逮捕)。 會議建議中央停止毛澤東總前委書記的職權,開除李韶九的黨籍,派叢允中、段良弼到中央反映事變經過,將200斤黃金送到中央,2萬元送到紅校等地。 《省行委第一次擴大會議議案》,1930年12月18日永陽區龍江)。 此后,從富田事變到平頭寨遇難半年多的時間里,紅二十軍在湘邊一帶從事革命斗爭活動,戰斗國民黨軍,戰斗土豪,分田地,籌集軍款,一兵一卒也沒有向敵人投降過(當事人:老紅軍謝象晃訪談錄)。

富田事變和永陽省行委成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寧都黃陂總前委員會的駐地。 另一方面,軍總前委員會、紅軍總部和廣大指揮官都很吃驚!
12月18日,朱、彭、黃聯名致信,嚴正指出,目前面臨決戰,一切革命的布爾什維克同志都應該站在共產黨總前委員會的領導下,團結一致,堅決消滅敵人。 公開信挫敗了富田事變領導人分裂紅軍的企圖,維護了黨的團結。
12月20日,總前委員會發表答辯書,將富田事變認定為ab團領導人的反叛行為。
1931年1月15日,以項英為代理書記的中共蘇區中央局在寧都小布成立。 項英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與總前委員會的看法不同,主張用教育、會議的做法處理黨內激化的矛盾,不同意總前委員會武裝肅清的意見。 同年3月4日,中央政治局派出所任弼時、王稼祥、顧作霖組成中央三人代表團,全面解決富田事變。

3月28日,中央政治局討論通過《關于富田事變的決議》,認定富田事變是ab團要執行的反革命行動,并嚴令紅軍二十軍指揮部。 必須把全軍調回紅軍整體系統,毫無抵抗地執行紅軍總司令部的一切命令,否則就必須無情地進行武裝斗爭。

4月17日,中央代表團本著政治局決議精神,又擬定了《關于富田事變的決議》,將富田事變定性為ab團領導的反革命暴動。 不久,項英的蘇區中央局代理書記的職務被解除,由毛澤東擔任。 4、5月間,受項英邀請從河西來到蘇區中央局探討錯誤、處理問題的劉敵、李白芳、金萬邦、叢允中、謝漢昌等,在蘇區中央局駐地寧都青塘舉行會議,隨即被逮捕,陸續處決。 與富田事變無關,在家療養中,被中央局委托河西動員事變帶領人類中央局處理問題的曾炳春(紅二十軍政委員會)也于翌年5月在公略縣作為ab團的領導被處決。 然后李文林(江西省委書記)在萬泰縣作為ab團要犯被處決。 此外,還有周冠、王懷、劉經化、龍超清、段起鳳、馬銘、劉其凡、袁德生等多名重要干部,被作為ab團分子處決。 剩下的事件是如何應對和清洗紅二十軍的問題。

1931年5月14日,中共中央向紅七軍表示,中央政策要求西南二十軍編成七軍,充實七軍力量,觀察二十軍內部少數干部,曾企圖脫離過去總前委員會的領導,予以揭發。 就在這時,李明瑞、張云逸等人率領的紅七軍輾轉抵達永新。

1931年7月中旬,受蘇區中央局、總前委、紅軍總部指令在河西反復游擊的紅二十軍,隨軍長蕭大鵬率領的紅七軍從河西蘇區永陽等地出發,經過遂川草林、南康唐江等地,到達贛縣江口,第三次反攻圍剿 沒想到,7月23日這一天,誰都沒想到,大禍臨頭!

這個早晨,天空昏暗,滿天烏云彌漫著殺氣。 紅軍總部派出的一個警衛連通知,以實行紅二十軍重組為名,紅二十軍副排以上的干部聚集在都平頭寨(也叫平安寨)的祠堂開會。 他們一個個穿過魚進入祠堂,有序進入后,旋轉過來,每個人都被傳來槍,綁起來。 之后被帶到謝田河灘,以ab團分子的罪名,在平安河水庫相繼被殺害。 紅二十軍從軍長蕭大鵬以下到副排以上軍官200多人,除個別幸存者外全部遇難! 據當地老人目擊者回憶,當時平頭寨殺人,滿河都被染成紅色。 蒼山悲傷,河流哭泣,歷史老人沉重地垂著頭… …

紅軍副隊以上軍官的唯一幸存者、當時擔任一七二團副官的老紅軍長征干部謝象晃向筆者講述了沉痛的回憶。 “到平頭寨所在的早晨,副隊以上干部全部集合,集合后全部逮捕。 被捕的同志大部分都被殺了。 我有幸得到楊至誠的保護,免遭一死。 富田事變是湖南人李韶九帶著十二軍的一系列人來到富田抓住ab團窮追不舍。 現在是按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平反的時候了。 ( 1987年4月的采訪記錄) )。

平頭寨整編后,紅二十軍士兵2000多人,分散編入紅七軍。 從此,在紅二十軍這個西南蘇區英勇善戰,有戰功的紅軍部隊宣布解體,不復存在。
本文:《“不忘歷史紅二十軍”》
心靈雞湯:
免責聲明:學習興國網免費收錄各個行業的優秀中文網站,提供網站分類目錄檢索與關鍵字搜索等服務,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星空網站目錄平臺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上一篇:“從中華民族的精氣神說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