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臺兒莊歷史永不忘”
80年前,著名的戰地記者羅伯特·; 河童在臺兒莊戰場拍攝了多張照片,刊登在了當時的美國《生活》雜志上。 這位有名的記者總結說,歷史上有轉換意義的小城鎮的名字很多。 像滑鐵盧、葛底斯堡、凡爾登一樣,今天添加了新名字的臺兒莊&hellip。 … 一次勝利使臺兒莊成為中國有名的村落。

現在,1938年春天發生的臺兒莊戰爭已經80年了。 硝煙正在遠去,但歷史永遠不能忘記。 最近,記者進入山東省棗莊市臺兒莊區,再次訪問了大戰舊址。
位于城市西南近郊的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 館前用花崗巖鋪成的38級臺階,意味著1938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臺兒莊戰爭,24根柱子支撐著天棚,象征著中華民族屹立在天,永遠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一進入紀念館,大戰期間中日雙方的資料、一千多件文物、完整留存的史料,令人震驚。 全景畫館運用聲、光、畫等技術手段,真實地再現了當時我抗日健兒在臺兒莊痛打日軍、浴血奮戰、全勝的歷史過程,那驚心動魄的烽火歲月再次浮現在人們眼前。

1938年春天,日寇的鐵蹄打破了這座美麗古城的和平與寧靜。 日軍板垣、磯谷兩個精銳師,進攻臨沂市,攻陷滕縣,分成聯合進攻,猛撞臺兒莊。 3月27日,日軍沖破中正門,清真寺被日軍占領; 28日晚,186聯隊組織敢死隊襲擊寺內日軍; 29日,團長王冠五督率領敢死隊向清真寺強攻。 前后七天,中日雙方在這里展開了拔河比賽。 4月6日,中國軍隊對日軍展開包圍,寺內日軍清真寺… …

在清真寺里看到,西小禮堂的南外墻上,每平方米有幾十個彈坑。 只在清真寺呆了七天七夜,至今清真寺的墻上彈孔密密麻麻,只剩下彈片。 據臺兒莊大戰紀念館副館長李大軍介紹,這里也是臺兒莊戰役乃至二戰中保存最多的戰斗遺跡。 現在臺兒莊可以保存的二戰遺跡有53處,見證了當時戰爭的慘烈,成為日軍侵略的鐵證。

1938年4月7日,在民眾的大力支持下,經過長達16天的血戰,中國軍隊終于在抗戰以來的正面戰場上取得了第一次巨大勝利。 名不見經傳的臺兒莊成為舉世矚目的中華民族威望不屈之地。 著名詩人臧克家欽佩臺兒莊凄涼的景象,寫下了《死灰中萌發》的詩。 他在詩中寫道:“臺兒莊,一個血洗的戰場,一萬名健兒在這里國殤… … 臺兒莊是中華民族的領土,在這里,我們擊退了寇兵,在破碎的北城頭上插上了國旗。

臺兒莊大戰紀念館館長孔令欣說,“臺兒莊大戰的勝利,打破了日軍無法克服的神話,挫傷了日本侵略者的氣勢,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在中國抗日戰爭史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對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折點。 這次勝利為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爭取國際援助創造了有利條件。

臺莊大戰紀念館是‘ 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 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基地‘ 中國僑聯愛國主義基地。 李大軍告訴記者,每年來此參觀的人數百萬人,僅今年就達到了270多萬人。

八十年的歲月變遷,八十年的歲月奮發圖強。 現在的臺兒莊,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為了有名的景點,慕名而來的游客絡繹不絕。 臺兒莊古城于2008年開始重建,自年5月1日運營以來,累計接待游客3600萬人以上,每年接待游客580萬人。 古城榮獲中國旅游創新獎、齊魯文化新地標第一名等榮譽稱號,入選全國首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點園區、國家版權貿易基地、國務院僑務華文教育基地和國家5a級景區、首個未來文化遺產的創造,被評為美國cnn (有線電視信息網, 臺兒莊抓住古城重建機遇,以文化旅游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引領城市轉型,走上實現富民強區的新道路。 (記者趙秋麗·李志臣通訊員賈禮章) )。
本文:《“血戰臺兒莊歷史永不忘”》
心靈雞湯:
免責聲明:學習興國網免費收錄各個行業的優秀中文網站,提供網站分類目錄檢索與關鍵字搜索等服務,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星空網站目錄平臺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