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史黨建理論探討必需搞清楚整風運動與反右斗爭的性質問題”
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經受住執政初期的考驗,開展了三反、五反、整風反右運動,為無產階級專政提出了優秀的政權成績單。
新中國成立僅僅7年,經過三反、五反,( 1952。 2.1 )大貪污犯薛昆山、朱貴德被槍斃,2.10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審(大貪污犯劉青山、張子善大會)黨領導人民迅速醫治戰爭創傷,努力恢復國民經濟,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過渡時期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以及農業、手工業, 創造性地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

一.整風運動的必要性及其意義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新任務來得如此之快,中共中央越來越振奮、充滿憧憬,而且深刻感受到黨的自身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毛澤東在八大開幕辭中充分肯定了七大以來的實務,指出11年來黨的路線是正確的,黨已經成為團結全國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核心力量,各方面的實務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黨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水平已經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但他指出,我們還有嚴重的缺點。 我們許多同志之間,仍然存在著違背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作風。 這就是思想主觀主義、務實官僚主義、組織宗派主義。

這些觀點和作風都是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的,不利于黨內和黨外的團結,阻礙我們事業的進步,阻礙我們同志的進步。 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八大編報中還闡述了重復群眾路線、反對官僚主義的重要性。 鄧小平指出,解體官僚主義傾向的各種表現,貫徹群眾路線,克服官僚主義是一場長期以來的斗爭,必須采取一系列具體措施。 他談了五點,其中指出: 各地區各部門黨的組織必須充分利用過去全黨的實務經驗,采取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做法,每隔一段時間對全體黨員進行實務風格的完善,特別要重點檢查群眾路線的落實情況。 這也提到了整風問題。

國內外的一點突發事件,促使中共中央進一步思考,決心整風。 赫魯曉夫在蘇聯第二十大全盤中否定斯大林,揭下蓋子有助于破除對蘇聯和斯大林的迷信,刺傷盧,在世界社會主義陣營內部引起震動和混亂。 由于蘇聯大國對沙文主義的不滿,東歐一點的社會主義國家出現了離心傾向和內亂的萌芽。 1956年6月,波蘭波茲南地區因無法滿足工人要求,引發流血沖突。 10月,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發生了長達數周的大規模暴動,提出實行多黨制和退出華沙條約。

中國國內也出現了不穩定因素。 從同年9月開始,由于城市糧食、肉、日用品等供給不足,以及學生就業、復員軍人安置困難等原因,全國相繼發生罷工、停課、示威請愿。 石家莊某學校的一部分畢業生因希望就業而掉到空,居然組織了示威游行,發布了打倒法西斯主義一樣觸目驚心的標語。 別讓戰爭變得和平! 社會主義沒有優越性! 農村也不平靜,有些地方出現糧食短缺、下班騷動,毆打干部、鬧事。 知識界批評黨和政府的呼聲也很多,但其矛頭之一是比較干部的做法,有些意見還很尖銳。 國內少數人鬧事的原因是什么? 你覺得鬧事的性質怎么樣? 用什么方法處理? 這成為黨中央、毛澤東特別關注的問題。

1956年11月,毛澤東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認真指出,有些人不耐煩地活著搞官僚主義,見群眾不是很好嗎? 是壞話,如果群眾有問題不處理,一定要被打倒。 現在,這個危險存在。 遠離群眾,不處理群眾問題,農民就挑扁擔,工人上街示威,學生就鬧事。 如果縣委員會以上的干部有幾十萬人,國家的命運就掌握在他們手里。 如果不能順利進行,不脫離群眾,不艱苦奮斗,工人、農民、學生就有不贊成他們的理由。 必須警惕不要助長官僚主義作風,不要形成脫離人民的貴族階層。 毛澤東說,中央計劃明年開展整風運動、一整主觀主義、二整宗派主義和三整官僚主義。 整風是我們歷史上比較有效的做法。 今后,人民內部的事件、黨內的事件都是整風的做法,不是用武力處理,而是要用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處理。 他強調,我們主張和風細雨,可以博取人心,團結全國人民,動員6億人口中的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 有的地方要修機場,不給農民事先安排,不講道理,強迫人家搬家。 后來,我跟農民說,給他們做了安排,他們家搬家了,但機場修好了。 這樣的事件不少。 現在有這樣的人,好像得了天下,可以高枕無憂,橫行霸道。 這樣的人,大眾反對他,打石頭,打鋤頭,我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我最歡迎。 《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演說》《1956年11月15日》,《毛澤東選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24326、327、328頁。

1957年1月27日,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表示,少數人鬧事,是因為領導存在官僚主義和主觀主義,在政治或經濟政策上犯了錯誤。 另一個不是政策錯了,是工作方法錯了,很生硬。 另一個因素是反革命分子和壞分子的存在。 要引起騷動,必須分幾種情況來解決。 如果騷動是正確的,我們必須承認錯誤并加以糾正; 錯了,必須駁回; 無論有對有錯,正確部分都要接受,錯誤部分要批判,不能一步一步后退。 大體上,滿足任何要求。 毛澤東說,如何解決社會主義社會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是科學,值得仔細研究。 就我國的情況而言,目前的階級斗爭的一部分是敵我矛盾,很多表現為人民內部矛盾。 現在的少數人鬧事反映了這種情況。 他強調必須與群眾密切聯系,克服官僚主義。 以匈牙利領導人為戒,經常要在基層進行調查研究,搞清楚群眾情況。 總之,必須按照辯證法工作。 《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 1957年1月27日)、《毛澤東選集第五卷》毛澤東分析認為,少數人發生騷亂的首要原因是領導上的官僚主義,進而是缺乏對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 我們不贊成騷動。 因為人民內部的矛盾可以用團結批判團結的方式來處理。

整風運動的目的及其意義在于要堅決克服官僚主義,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妥善解決各種矛盾。 這一重要論述體現了繼承黨的八大精神,迅速發展,非常有思想,而且中國共產黨博大的胸懷面臨黨群關系不和諧的一面,著重自身探索自身原因,提出克服官僚主義,為此醞釀黨內整風。

毛澤東對黨外人士寄予很大的期望。 他說,建設新中國光靠我們是不夠的,需要能夠沿著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方向,和我們一起為改革和建設我們的社會而無畏奮斗的黨外志士。 要讓幾億中國人的一生過得好,把我們這個經濟落后文化落后的國家建設成為富裕、強大、具有高度文化的國家是非常困難的任務。 所以,我們必須整風。 現在必須整風。 將來必須整風。 必須不斷地整理我們中間錯誤的東西。 那是為了讓我們能更好地承擔這個任務,和黨外一切立志改革的志士仁人一起工作。

毛澤東歷來談到尊重知識分子,改造知識分子和團結,毛澤東說解體,我們在建設社會主義。 這樣大的變動當然要反映在人們的思想上。 我們國家是文化不發達的國家。 沒有知識分子,我們的案子就辦不好,所以我們必須團結他們。 處理思想問題,不是一個,而是要采取放任不管的方針,放手讓大家發表意見,讓人們暢所欲言,敢于批評,敢于爭論。 對于錯誤的意見,不要壓服,而是說服,順理成章地讓人信服。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必須重復。 毛澤東說,我們要用這個開放的方針團結數百萬知識分子,改變他們現在的樣子。 我國大部分知識分子希望進步,希望改造,可以改造。

1956年11月10日,在中共八屆二中全會上提出1957年開展整風運動的準備。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發布《關于整風運動的指示》。 《指示》明確了整風運動的重要性、指導思想、主題、以及具體要求、做法步驟等。 根據《指示》,幾年來,黨內脫離群眾和脫離實際的官僚主義、宗派主義和主觀主義有了新的增長。 這是因為需要從團結的愿望出發,經過批評和自我批評,在新的基礎上達成新的團結方針,在全黨重新進行普遍、深入的反官僚主義、反宗派主義、反主觀主義的整風運動,提高全黨的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水平,改善作風,改善作風

1957年5月1日,該指示發表在《人民日報》上。
1957年5月15日,中國共產黨廣東省委員會討論制定了《關于整風運動的計劃》。
這次整風是整三風,與延安時期整三風相比,反對黨八股,反對官僚主義。 三風的排列順序也有變化。 毛澤東當初主張的是一整主觀主義、二整宗派主義、三整官僚主義,這時的正式表現是反官僚主義、反宗派主義、反主觀主義。 這反映了毛澤東和黨中央對整頓三風輕重緩急的認識。 官僚主義正站在大眾的眾矢之的,所以被放在首位。 高崗、饒漱石事件后,由于強調加強黨的團結、防止分裂的重要性,反宗派主義被放在第二位的黨內存在著脫離群眾、脫離現實的現象,但對思想路線沒有異議,反主觀主義被置于末位。 總之,反

第二天,《人民日報》說:“為什么要整風? 》的社論回答了整風運動的意義: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人民內部矛盾已經在我國歷史舞臺上取代敵我矛盾居于首要地位。 要采取在全國擴大民主生活、擴大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做法,便于發現領導和群眾之間的矛盾,使全體人民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感受到充分的自由、平等、主人翁的感覺。 這樣,他們就更容易脫離舊時代的影響,更積極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經濟和文化。 社論強調,這次整風運動的目的,也就是全黨學會要正確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圓滿完成社會主義建設、建設社會主義國家的偉大任務。 《人民日報》接著相繼刊行“與大眾同甘共苦”、“為什么要用和風細雨的方式整風”等文章,為整風而擊鼓吶喊。

開門整風是解放戰爭時代新創的方法,當時邀請黨外群眾(第一是農民)幫助全黨。 這次用統一戰線的方法,邀請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幫助整風。 這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是第一次。 5月4日,中共中央發出毛澤東起草的《繼續組織黨外人士,對黨政犯下的錯誤缺點展開批評的指示》。 內云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在各種黨外人士參加的會議和新聞刊物上展開。 對人民內部矛盾的解體和黨政府所犯錯誤缺點的批評,黨和人民政府必須改正錯誤,提高威信,極為有益,繼續開展,深入批評,不停止和間斷。 根據《指示》,中央已經與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領導人進行了協商,他們暫時不表態,不在各民主黨派內和社會呼吁整風,而是要繼續開展對我們黨缺點錯誤的批評,以利于我們黨的整風。 否則,不利于我們黨的整風(沒有社會壓力,整風就不會有效果)。 如果我們黨整風成功,我們黨就能獲得完全的自主性,到時候就能推進社會各界的整風。

根據這一指示,5月8日至6月3日,中共中央統戰部舉行了13次各民主黨派負責人、無黨派民主人士座談會。 5月15日至6月8日,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第八辦公室共同召開了25次工商界人士座談會。 各級黨政機關和高校、科研機構、文藝機構黨組織也相繼召開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和小組會議,聽取群眾意見。 黨外人士幫助共產黨整風迅速進入高潮。

在黨的號召和鼓勵下,黨外人士說想說的話,意見尖銳,但大多是中度的。 例如,民主建國會副主任委員胡子昂認為,黨群關系不親不密。 民主建國會副秘書長譚志清、民盟中央常務委員長閔剛侯批評了統戰部的統一不統一。 民革中央常務委員會邵力子批評了黨的代政現象,但對黨組(黨委)的領導制度表示肯定的民革副主席張治中從思想認知、制度、生活和交流等方面,提出改善黨與黨外人士的關系的無黨派人士張奚若認為黨內“大喜”、“社會主義 “欲速則不達”、“強調速成,以速成的方法進行長期的事情”、“藐視過去”、“輕視歷史的傳承性,轉用西方教條”、“我認為將來都是好事。 一切都在等速快速發展,未來還沒有確立。 過去,民革副主席熊克武提出要發揚民主、健全法制,抓緊制定民法、刑法、各種單行法規等。

1958年5月,劉少奇代表中央委員會在中共八屆會議上報告時總結整風運動的成果,指出整風運動在政治、經濟、思想、文化各戰線已經取得了偉大的成效。 他的總結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整風這個總綱帶動了黨和國家的一切工作。 黨的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迅速發展成了全民整風運動,全民整風的高漲,又進一步推動了全民生產和建設的高漲。 2 .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是我國思想戰線和政治戰線上的社會主義革命。 這是關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條道路的決定性斗爭。 由于這場斗爭的勝利,在最廣大的人民群眾中形成了共產主義思想的大解放,從而極大地改變了我國階級勢力的對象。 3 .清除了黨內的階級異己分子和叛徒,是黨的事業的一大勝利。 4 .少數民族人民群眾的社會主義覺悟提高,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出現了新的面貌。 5 .勞動人民之間的政治空煤氣在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之后發生了深刻的變化,群眾的政治意識和社會主義積極性大大提高。 6 .隨著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展開,我國出現了人與人關系的深刻變化,許多員工的命令主義作風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劉少奇強調,整風運動中展開的這種廣泛的批評和自我批評,這種尖銳的反官僚主義的斗爭,以及隨之而來的這種平等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任何資本主義國家都無法想象的。 劉少奇:《中共中央委員會給八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的實務報告》( 1958年5月5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集》第11卷,中央文獻出版社年版,第247252頁。

三.與反右派趁機進行攻擊的斗爭
另一方面,有些意見明顯偏頗。 有人借機發泄對現實的不滿,攻擊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 一些黨外人士據此說了公正的話。 例如,北京大學首任校長馬寅初認為,現在有些批評不是基于事實而要求的,而是否定一切的現象。 正如對北京大學的批評一樣,不好的地方細說,好的地方什么也不說,這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他說:“單純批評黨委制不好是錯誤的。 黨委制的好處也要表揚。 ‘ 墻壁必須從共產黨、民主黨派、無黨派的人們身上解體,不能只靠一方解體。 民革中央委員、國務院秘書長助理盧郁文也持這種態度。 5月25日,他在民革中央座談會上發言,批評了一些人的意見有擺脫共產黨領導的意思,會議后收到了匿名信。 這封信要罵他為虎,做無恥的事,勸他快點回頭。 否則,人民不會原諒你。 又說如果共產黨只認識你的集團,總有一天會走向滅亡。 盧郁文后來在公開場合宣讀了這封信。 他問。 “我不能理解為什么會有人只說反面的話,不能說正面的話。 我是這樣敵視發表言論的人的。 我們必須深入思考。 我們對共產黨的批評到底從哪里出發? 你要去哪里? 鄧小平是當時中共中央總書記具體負責人之一,他20多年后追憶,三大改造完成后,無疑一股勢力、一股思潮是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的。 那時,有人確實殺氣騰騰,否定共產黨的領導,企圖改變社會主義的方向。 起草《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意見》( 1980年3月( 1981年6月),《鄧小平文選》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294頁。

中共中央對這一思潮非常關注和警惕。 5月14日,中央發出黨內指示,現不反駁,各地報紙提出要繼續充分報道黨外人士的發言; 特別是右傾分子、反共分子的發言,必須照原樣不加粉飾地進行報道,向大眾展示他們的身影。 兩天后,毛澤東發出了執筆的指示。 該文表示,黨外人士對我們的批評,無論多么尖銳,基本上都是誠實準確的。 這樣的批評占90%以上,對我們黨的整風、改正缺點錯誤大有幫助。 該文還指出,“這幾天,社會上少數懷有反共情緒的人發表煽動性言論,試圖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鞏固人民民主專政,將社會主義建設的正確方向引向錯誤方向。” 該文重申暫時不反駁,以免右翼分子在人民面前暴露其反動面目。 黨中央和毛澤東靜觀事態的迅速發展。

反共言論還是在繼續發酵。 在認為共產黨是黨相護、黨天下的情況下等,黨外人士的發言中甚至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提議輪流坐莊。 國民黨、美帝國主義隱藏在中國的間諜、地主資本家在全國各地和高校中聯系,向反黨、反社會主義挑釁不明真相的人。 5月19日,在大鳴、大氣氣氛下,北京大學張貼了第一張大字報,引發了鋪天蓋地的大字報、大爭論。 一個學生在演講中說,現在是封建的社會主義。 局面日益失控。

6月8日,中共中央發出黨內批示,提出組織力量反擊右派分子的攻擊,指出這是一場偉大的政治斗爭和思想斗爭,這是一場大戰。 “戰場在黨內和黨外都有。 ”如果不打贏這場戰斗,就無法構建社會主義,也有發生匈牙利事情的危險。 同日,《人民日報》表示:“這是為什么? 》的社論由于收到盧郁文的匿名恐嚇信,認為這是利用黨的整風運動進行激烈階級斗爭的人們的信號。 社論:這封信告訴我們,國內大規模的階級斗爭已經過去,但階級斗爭并沒有消失。 在思想戰線上尤其如此。 以此為嚆矢,全國開始了大規模的反右派斗爭。 在這里,筆者要談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的問題。

運動的經過
1957年7月4日,在書記處召開的北京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和中央、國務院各部委、解放軍各機關和北京市及各高等學校負責人會議上,鄧小平作了《整風反右派報告》
1957年7月,毛澤東在上海干部會議上發表了“打擊資產階級右派攻擊”的演說,寫了《一九五七年夏天的形勢》,就如何把反右派斗爭進行到底,如何繼續開展整風運動和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進行了解體和部署。
1957年7月4日,中共廣州市委在中山紀念堂召開4000多人參加的反右派分子大會,通過《針對右派分子的聲討書》,表示堅決打擊右派分子的瘋狂攻擊。
7月8日,在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的各省、市、自治區負責人電話會議上,鄧小平作了《整風反右派報告》
1957年7月9日,毛澤東在上海干部會議上發表了題為“打擊資產階級右派攻擊”的演說
1957年7月12日,在書記處召開的中央和國務院各部副部長以上干部、北京中央委員、候補委員會議上,鄧小平報告了《關于當前整風狀況和今后工作的意見》。 在黨中央9月召開的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上,重點討論了整風運動和反右派斗爭的方針和具體部署。 在這次重要會議上,鄧小平主持并在《整風反右派報告》和閉幕會上作了《總結發言》。 (《鄧小平年譜》

1957年12月,廣州市委召開第十屆全體委員會(擴大)會議,連續16天揭露批評廣州市的地方主義言行。
1958年8月底,整風運動結束。
據統計,1957年6月至12月,鄧小平主持了書記處會議,共舉行了43次。 研究反右派問題的達到37次,月平均5次還很多。 其中,以整風反右派為主題研究的有20次; 專門聽取中央、國務院各部委關于整風的反右報告的有9次,第一研究反右派的還有8次。

1980年3月19日,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爭還是要肯定的。 三大改造完成后,確實有一股勢力、一股思潮是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的。 有必要反擊這種思潮。 那個時候,有人確實殺氣騰騰,多次說,否定共產黨的領導,改變社會主義方向,不反擊,我們就不能前進。 錯誤在于擴大化。 (《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258頁)在這里,鄧小平需要頂住徹底否定反右派的壓力,正確肯定反右派,說明反右派的錯誤在于擴大化,但這種擴大化是如何產生的? 誰應該負首要責任?

1980年2月29日,鄧小平在11屆5中全會第3次會議上講話。 “不要制造一個印象。 其他人似乎完全正確,但只有一個不正確。 這話我犯過錯,有資格說。 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我們是積極分子,反右派擴大化的話我有責任。 我是總書記。 (《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41頁。 鄧小平根據事實表態,主動承擔責任是肯定的。 當然,毛澤東同志是黨中央主席,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

應該說中國共產黨是糾正錯誤的偉大執政黨。 1959.9.16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解決確實改造過的右派分子問題的政策決定》,對于那些已經整改過,同時在言論和行動上確實表現出改造過的右派分子的人,今后將不再被資產階級右派分子看好,而是被右派戴上帽子

按照1959--1964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先后五次找出右派分子的帽子。
據統計,1957年6月至12月,鄧小平主持了書記處會議,共舉行了43次。 研究反右派問題的達到37次,月平均5次還很多。 其中,以整風反右派為主題研究的有20次; 專門聽取中央、國務院各部委關于整風的反右報告的有9次,第一研究反右派的還有8次。

1980年3月19日,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爭還是要肯定的。 三大改造完成后,確實有一股勢力、一股思潮是反社會主義的、資產階級的。 有必要反擊這種思潮。 那個時候,有人確實殺氣騰騰,多次說,否定共產黨的領導,改變社會主義方向,不反擊,我們就不能前進。 錯誤在于擴大化。 (《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258頁)在這里,鄧小平需要頂住徹底否定反右派的壓力,正確肯定反右派,說明反右派的錯誤在于擴大化,但這種擴大化是如何產生的? 誰應該負首要責任?

1980年2月29日,鄧小平在11屆5中全會第3次會議上講話。 “不要制造一個印象。 其他人似乎完全正確,但只有一個不正確。 這話我犯過錯,有資格說。 一九五七年反右派,我們是積極分子,反右派擴大化的話我有責任。 我是總書記。 (《鄧小平文選》第2卷,第241頁。 鄧小平根據事實表態,主動承擔責任是肯定的。 當然,毛澤東同志是黨中央主席,負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

應該說中國共產黨是糾正錯誤的偉大執政黨。 1959.9.16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關于解決確實改造過的右派分子問題的政策決定》,對于那些已經整改過,同時在言論和行動上確實表現出改造過的右派分子的人,今后將不再被資產階級右派分子看好,而是被右派戴上帽子

按照1959--1964黨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先后五次找出右派分子的帽子。 59年至65年脫帽30萬多人,81年脫帽右派,糾正了劃分錯誤。 這里必須證明的是,1978.11.17《人民日報》發表了社論。 黨中央決定從今年4月開始摘下右派分子的所有帽子。 在解決這個問題時,根據一九五七年十月十五日中共中央《關于右派分子劃分標準的通知》,符合右派標準被定為右派的,是摘下他們右派帽子的問題,不是應該修改的問題。 不應該被劃分為右派,應該被劃分為右派,也就是說,確實是右派,只是脫帽了,不是糾正,也不是正反。 只改正錯誤的東西。

但是,美帝國主義和臺灣國民黨間諜、香港泰德分子,挑撥極少數人脫帽右派,否定反右的正確性,歪曲歷史,無限擴大負面影響,認為右派當時攻擊是正確的。 然后把矛頭指向毛澤東,如下否定中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否定共產黨的領導。 我們今天就像鄧小平說的那樣,當時右派確實很殺氣。 不否定共產黨的領導,改變社會主義方向,反擊,我們就不能前進。 我們是今天先進的共產黨執政的國家,我們重視事實尋求真相。 也就是說,反右這一運動的性質需要正確。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偏頗,對擴大化錯誤的人都應該加以糾正。 這是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體現。 在此基礎上,今天不能說被認為右派是不正當的,只是被改造后脫帽而已。

最后,筆者還必須說劉少奇同志總結的整風運動意義重大。 鄧小平同志也說過,當時的右派確實殺氣騰騰,否定共產黨的領導,改變社會主義方向,不反擊,我們就不能前進。 但是,筆者認為整風、反右還是存在擴大化的問題,有些單位和領導干部借機,把某單位和某領導的批評意見看成右派言論,把當事人看成右派。 這是黨中央毛澤東同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長期共存,相互監督方針受到不小的沖擊,黨接受黨外監督和輿論監督的力量大大減弱,反對官僚主義也不徹底,今后應該吸取教訓。

作者介紹
黃憲律男四川自貢富順人,原中國中鐵黨校教務處處長兼中鐵培訓中心主任,黨校華強學院常務院長、職務指導組副組長。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書協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河北電視臺《品真》書畫鑒定專家。 第七屆第八屆藝術評論獎一等獎獲得者

河北省法制局經濟法行政法研究會、河北省經濟法學會八十年代會員。 作者在八十年代初首次向人大提交了《盡快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察制度》,并參加了許多法規的起草編纂工作。
河北省科技英語協會常務理事,80年代中期口譯員。 代表河北省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翻譯了《農村教育改革創新之路---中國河北農村教育改革與快速發展研究》三. c .國家方針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1----5的所有英文翻譯,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亞太地區總辦事處的好評。
本文:《“黨史黨建理論探討必需搞清楚整風運動與反右斗爭的性質問題”》
心靈雞湯:
免責聲明:學習興國網免費收錄各個行業的優秀中文網站,提供網站分類目錄檢索與關鍵字搜索等服務,本篇文章是在網絡上轉載的,星空網站目錄平臺不為其真實性負責,只為傳播網絡信息為目的,非商業用途,如有異議請及時聯系btr2031@163.com,本站將予以刪除。
上一篇:“雙石:百丈關南下路上的南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