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恰逢中歐建交 50 周年,10 月 31 日至 11 月 2 日,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China Europe Scientists Forum)在德國海德堡 Bürgerhaus 會議中心成功舉辦。論壇以 “匯聚中歐,科鏈全球” 為主題,聚焦中歐高質量發展與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跨學科合作議題,通過大會主論壇、六個線下平行論壇及多個線上論壇結合的形式,構建了 “開放、包容、專業、創新” 的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為中歐建交 50 周年之際的科技交流與落地合作注入新動力。
2025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大會合影
2025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大會現場
本次論壇邀請主題報告及圓桌討論總計90余場,議題覆蓋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ICT 轉型、臨床醫學、碳中和與新能源、復雜系統、智慧城市與設計等多個前沿領域,旨在加強中歐學術交流與合作,推動高端人才和創新企業的集聚與融合,弘揚中歐民間友誼,助力全球科技創新造福人類。來自中歐十余個國家的頂尖科學家、行業精英、機構代表及青年學者近300人齊聚一堂,圍繞人工智能等全球科技發展熱點與中歐國際合作新機遇展開深度研討。寇享學術等直播平臺線上同步直播,觀看人數近8萬。
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大會VIP與組委會核心成員合影
開幕式盛況空前 多方共話中歐科技合作新機遇
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大會開幕式
論壇主席、歐洲科學院院士哈米德?禮薩?卡里米致辭
大會開幕式由中歐科學家論壇副主席、中國科協海智專家王澤峰教授主持。中歐科學家論壇輪值主席、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教授、歐洲科學院院士哈米德?禮薩?卡里米在歡迎辭中介紹了中歐科學家論壇發起的歷史及加強中歐學術交流和友誼的理念,論壇將以開放協作姿態推動人工智能與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強化產學研用聯動機制,加速原創科技成果落地轉化,攜手共創中歐科技合作新局面。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周志強參贊致辭
中國駐德國大使館教育處周志強參贊在致辭中強調,科技交流始終是維系中歐關系的重要橋梁,雙方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氣候變化等領域合作潛力巨大。面對全球性挑戰,中歐科學家應深化合作,以科技進步助力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
蘭斯巴赫?鮑姆巴赫市市長邁克爾?默茲通過視頻方式向論壇成功舉辦表示祝賀。歡迎中歐科學家論壇在海德堡舉行;蘭斯巴赫-鮑姆巴赫市以陶瓷聞名,提倡傳承與創新并重,愿通過開放合作與科學創新,共促可持續未來。
蘭斯巴赫?鮑姆巴赫市市長邁克爾?默茲(左)和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歐科學家論壇榮譽主席邁克爾?萊維特教授(右)
2013 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中歐科學家論壇榮譽主席邁克爾?萊維特教授在視頻致辭中指出,中歐科學家論壇作為非營利性交流平臺,為促進中歐科學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期望各方通過高效交流與成果共享,共同為人類福祉貢獻力量,并祝愿全體與會者收獲知識、友誼與成功。
中國僑聯常委、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會長李然
中國僑聯常委、香港北京高校校友聯盟會長李然在視頻致辭中表示,論壇為中歐搭建了開放高效的科技合作橋梁,推動了基礎研究與前沿技術務實對接。她介紹,今年中歐科學家論壇已成功舉辦多場學術活動,并助力第二屆香港世界青年科學大會的成功舉辦。期待以本屆論壇為新起點,匯聚中歐創新力量,服務人類共同福祉。全歐華人專業協會聯合會主席周捷致辭中說科學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合作是時代最強的呼聲。FCPAE及遍布歐洲的數萬名會員,始終是中歐科技合作的堅定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希望論壇成為連接中歐科研頭腦的 “連接器”、加速知識技術轉化的 “加速器” 和孵化青年才俊構想的 “孵化器”。愿與各方一道,共同搭建更多元、更暢通、更高效的交流渠道。
主旨演講聚焦跨領域前沿,構建科創生態系統引關注
匈牙利農業與生命科學大學副校長、理工學院院長伊什特萬?薩博教授
主論壇以 “人工智能驅動高質量發展” 為主線,圍繞農業科技與智能數字化、分子傳感與納米系統、工程與應用研究、管理科學與創新治理等方向開展主旨報告。匈牙利農業與生命科學大學副校長、理工學院院長伊什特萬?薩博教授在報告中闡述了人工智能對農業技術與產業應用的重塑作用,詳細介紹了 AI 在預測分析、農業機器人與精準農業中的應用成果,強調其對提升農業產能、推動可持續發展及高效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
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士、德累斯頓工業大學賈納雷利奧?庫尼貝爾蒂教授
歐洲科學院院士、德國國家科學與工程院士、德累斯頓工業大學賈納雷利奧?庫尼貝爾蒂教授圍繞 “人工智能與人類觀感” 展開論述,重點分享了數字嗅覺與味覺領域的研究進展,探討了數字嗅覺與物聯網場景的融合路徑,闡述了傳感器與算法協同優化的技術方案。雷特林根大學格諾特?舒勒魯斯教授展示了電子與驅動領域中滾子鏈的研究成果,介紹了其評估方法與階段性進展,并探討了該技術在實際驅動系統中的優化方向與工程化落地路徑。
湖南省科協副主席李為
湖南省科協副主席李為在《THIS IS HUNAN》演講中介紹湖南打造科創生態與“四大實驗室”和創新中心布局,聚焦先進計算、精準醫學等方向,展示國家超算長沙中心等重大設施與工程機械、軌道交通等產業集群優勢,夯實“制造高地”;倡議共建“全球研發中心城市”。
平行論壇深度研討 多領域探索合作新路徑
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AI跨學科交叉創新突破產業瓶頸
人工智能平行論壇(暨第七屆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國際會議 AIAM2025)由中歐科學家論壇執行主席、玻利維亞國家科學院院士蔣林華教授與英國萊斯特大學周揮宇教授聯合主持。人工智能與先進制造的深度融合已成為中歐產業出海的重要突破口。未來將重點聚焦技術交叉創新、落地與項目合作,推動雙方在智能生產線、工業機器人等領域的協同創新。海外華人科創聯盟與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舉辦該平行論壇,邀請了英國、法國、西班牙、匈牙利、希臘、加拿大等多國院士和教授分享前沿成果,圍繞生物醫學、數字孿生、機器人和彈性制造等多學科交叉領域展開研討,為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提供新思路。
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人工智能平行論壇部分演講嘉賓合影
復雜系統及應用:夯實跨領域合作理論基礎
CESF 復雜系統及應用論壇負責人、歐洲科學院院士哈米德?禮薩?卡里米闡述復雜系統研究的核心價值。他強調,復雜系統作為理解世界運行的底層邏輯,其研究與應用在推動智能制造升級、可持續能源發展及跨學科創新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能為中歐在納米科技、醫療健康、智慧城市規劃等領域的深度合作提供理論支撐與技術路徑。期待中歐專家圍繞復雜系統展開跨學科交流,打破領域壁壘,催生更多創新實用的合作成果。
CESF 復雜系統及應用平行論壇演講現場
ICT信息通信技術轉型論壇暨中國留德學者計算機學會2025年年會:打造數字化轉型 “中歐方案”
ICT轉型論壇會后合影
ICT信息通信技術轉型論壇暨中國留德學者計算機學會 2025 年年會負責人周盛宗指出,中歐在信息與通信技術領域具有極強的技術互補性。由華為歐洲公司數據通訊專家、國際互聯網標準組織IETF v6工作組主席肖曦鵬博士發起的信息通信技術轉型搭建了學界與產業界的高效對話橋梁,聚焦 5G 升級、數據安全等熱點議題,通過深度交流為數字化轉型提供兼具創新性與可行性的 “中歐方案”,助力雙方在 ICT 領域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中國留德學者計算機學會 2025 年年會是GCI會員每年深入交流學術成果,探討技術領域進展和趨勢的平臺。
臨床醫學:加速醫療成果全球落地
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轉化與臨床醫學平行論壇部分演講嘉賓合影
轉化與臨床醫學論壇負責人王澤峰教授表示,轉化醫學是連接科研成果與患者需求的關鍵紐帶。本次論壇聚焦腫瘤治療、精準醫療等核心方向,積極推動中歐醫療機構、藥企的資源對接,構建高效合作網絡,加速醫療科技成果的全球轉化與應用,為提升人類健康福祉貢獻力量。
科技出海:助力企業協同開拓全球市場
CESF 中歐科技出海戰略論壇部分嘉賓及會務組合影
中歐科技出海戰略論壇負責人侯鋒從政策、資本、技術三個維度,深入分析了中歐企業協同開拓全球市場的路徑。論壇副秘書長支瑪莉介紹,中歐科學家論壇商務處打造了專屬對接服務,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市場分析等一站式服務,助力科技企業 “抱團出海”,提升國際競爭力。侯鋒主席主持了該論壇的圓桌討論,各位專家聚焦中歐關鍵科技領域合作挑戰,探討優先突破層面、優勢互補領域及合作模式,關注風險防控與利益分配,分析雙向協同創新的動力阻力及突破方向。
CESF 碳中和與新能源平行論壇會后合影
碳中和與新能源:拓展綠色科技合作空間
2025 CINB 碳中和與新能源論壇負責人沈楓指出,在中國 2060 年、歐盟 2050 年碳中和目標引領下,中歐綠色科技合作空間廣闊。論壇聚焦建筑與能源碳減排領域,圍繞建筑節能、可再生能源應用、ESG 政策等核心議題,邀請中歐專家與企業共同探討太陽能光伏建筑集成、鋰電池儲能產業化等解決方案,推動綠色技術融合與項目轉化。
智慧城市與設計:構建數智化城市解決方案
智能城市與設計線上論壇負責人藺松介紹,論壇旨在聯合中法德意等國專家組建未來城市營造聯盟(FCBA),打造全球數智化未來城市建設整體解決方案。內容涵蓋文化地標數字化、城市與城鄉更新數智化、結合本地文化特色的數智化城鄉改造等方向,將為推動城市數智化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CESF智能城市與設計線上論壇
成果轉化亮點紛呈 多元表彰激發創新活力
論壇期間,通過簽約與項目路演、院校與園區對接、圓桌研討與線上倡議發布等多種形式,進一步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與人才流動。
2025年中歐杰出青年科學家獎
2025年中歐優秀創新企業獎
2025年中歐科學家論壇杰出成就獎
論壇頒獎環節由中歐科學家論壇秘書長、歐中人工智能協會會長肖靈艷主持,現場頒發 “2025 中歐杰出青年科學家獎” ,陶靈、陳亮、李崢杰等青年學者獲獎;“中歐優秀創新企業獎”,獲獎企業涵蓋中國與歐洲多地創新機構,包括廈門中佰聯科技、華力歐洲、深圳我家守護科技、北京至艾中醫研究院、法國 “色彩伴你身畔” 等;“論壇杰出成就獎”,多名歐洲院士和資深教授嘉賓榮獲獎項。論壇從多維度表彰和激勵取得突出成績的青年人才、創新企業與世界頂尖科學家,推動國際創新合作,進一步激發科創生態系統活力。
平臺效應持續釋放 多方助力中歐科技協同
本屆論壇由中歐科學家論壇、海外華人科創聯盟、中國留德學者計算機學會等七十余家機構主辦與合作共建,持續完善 “政產學研用” 協同機制。本屆論壇獲得社會各界的關注與支持,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以及福建、江蘇、浙江、湖南、廣東、江西、湖北、山東、四川、青海、重慶、天津、長沙、寧德、蘇州、杭州、東莞等多地省市科協與僑聯共 60 多家單位發來賀電賀信,對論壇舉辦表示祝賀,期待論壇成為推動中歐科技合作的重要平臺。會期內,國際工程技術研究院等機構嘉賓發來賀詞,高度認可論壇在連接學術界、產業界與政策制定者方面的重要作用,認為其將持續激發動態交流與協同創新。中歐城市更新與智慧城市研究會、中國國際科技促進會、中美硅谷聯合會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等20余家合作機構代表也向大會致賀,預祝論壇圓滿成功。
展望未來 深化中歐科技領域持續合作
與會代表一致表示,將以本屆論壇為重要紐帶,在人工智能、清潔能源、生命健康、先進制造等關鍵領域持續深化學術交流,推動更多原創性成果與場景化應用落地見效。論壇組委會介紹,未來將常態化舉辦專題沙龍與區域論壇,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豐富合作形式,持續搭建中歐科技合作高端平臺,為全球科技創新與人類可持續發展貢獻中歐智慧與力量。
致謝:Hamid Reza Karimi,蔣林華,周盛宗,王澤峰,藺 松,沈 楓,侯 鋒,肖靈艷,支瑪莉,王延東,薛曉,隋幸迅,孫學光,侯 君,肖曦鵬, 李憲哲,王斌武,周揮宇,黃惠燕,周捷, 史琳,龔才春,蘇彤, 蘇涵,郭振耀,王鴻杰,孫一平,張凱,文問,劉宇,宋劍飛,安昱霖,Prof. Istvan Szabo,Prof.Dr.Gianaurelio Cuniberti,Prof. Gernot Schullerusi,Prof. Dimitrios A. Karras ,Muhammadou M. 0. Kah,Prof. Siddhartha Bhattacharyya,Prof.Chauhdary Sajjad Hussain 等。
文和圖:中歐科學家論壇組委會
溫馨提示:尊敬的[]站點管理員,將本頁鏈接加入您的網站友情鏈接,下次可以快速來到這里更新您的站點信息哦!每天更新您的[第二屆中歐科學家論壇在德國成功舉辦,搭建中歐高質量發展與跨學科合作新橋梁]站點信息,可以排到首頁最前端的位置,讓更多人看到您的網站信息哦。
將以下代碼插入您網頁中,讓網友幫您更新網站每日SEO綜合情況
-
急用錢怎么辦,來找我全國空放 -
微信:lllg120129 QQ: 315022914 1、有錢花。 2、360借條。 3、京東金條。 4、攜程金融。 5、花鴨借錢。 6、馬上消費金融。 7、白貓貸。 8、中原消費金融。 9、支付寶借唄。 10、招聯金融。
-
漢堡旅游團:開啟德國北部的探索之旅 -
漢堡 ,這座德國北部的繁華城市,擁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和美食。參加 漢堡旅游團 ,你將有機會深入探尋這座充滿魅力的城市,感受其獨特的魅力。 一、歷史文化的遺跡 漢堡是一
-
“解放雙耳愛上音樂 愛國者骨傳導耳機帶來不一樣的音樂體驗” -
鐵鋁濾芯 音樂是生活的調味料,也是情緒的催化劑,聽音樂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因此,耳機是幾乎任何人都無法涉足的坎兒,運動耳機、藍牙耳機等各種產品層出不窮,令人眼
-
新天力:以卓越治理護航IPO,再創食品包裝行業新輝煌 -
新天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天力”),作為國內熱成型食品容器行業的佼佼者, 9 月 24 日,向北交所提交招股書上會稿。 此次 IPO 不僅是對新天力過去成績的肯定,更是對
-
politic是什么意思_ -
糖果影視 - 高清在線觀影首選平臺 Politik是什么意思? Politik是一個來源于德語的詞匯,它在英語中被翻譯為politics。那么,政治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政治是人與人之間的權力爭奪和決策
-
win10自帶優化工具_win10優化工具哪個好 -
阿里云海外版代充值 Win10自帶優化工具:你需要了解的事情 隨著Windows 10的推出,微軟也為用戶提供了一些內置的優化工具。這些工具旨在幫助用戶提升系統性能、清理磁盤空間和解決
